查看: 1842|回复: 3

雷暴天气来袭!北流人出门请注意防范

[复制链接]

6814

主题

198

回帖

3595

积分

小编

Rank: 24Rank: 24Rank: 24Rank: 24Rank: 24Rank: 24

积分
3595
发表于 2024-7-2 16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这几天
北流的天气不错
到户外走走也是挺开心的
但!!!
雨又续费了......

7月1日至5日
北流主打“晴热+阵雨”模式
最高气温35℃左右

具体预报为
7月2日
全市有阵雨或雷雨
局部大雨到暴雨
最低气温26℃
最高气温34℃至36℃
南风2至3级

52f4a84082630f8784545fe893ff41d9.jpg


1c15842b1fbd63e80b8af0b29c19c1c4.jpg

7月3日至5日
全市多云间阴天有阵雨或雷雨
局部大雨最低气温25℃至27℃
最高气温33℃至35℃
南风2级

e9de672601301c60bd8b3cfc51bbec58.png

  “过雨频飞电,行云屡带虹。”气象部门表示,夏至时节我国不少地方地面受热强烈,空气对流旺盛,午后至傍晚易出现雷阵雨,需注意做好防范局地强降雨引发山洪、地质灾害和城乡渍涝等次生灾害。

碰到雷雨天气如何防范呢?

01室内防雷
1.关闭窗户,不触摸窗户的金属架,以防受到雷击。
2.雷雨天要拔掉室内电视机、电冰箱、空调机等电器设备的电源插头,以避免产生导电。
3.打雷时勿打手机或有线电话,应在雷电过后再拨打,以防雷电波沿通信信号入侵,造成人员伤亡。
4.雷雨时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,如暖气管道、自来水管、钢柱等,以防雷电电流经此窜入人体。
5.雷雨时不穿湿衣服和拖鞋,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。
6.打雷时坐在房间正中央最安全,不要在电灯正下方,不要靠在墙壁、门窗上,以免产生感应电而发生意外。

02室外防雷
1.雷雨时,应立即停止室外活动,尽快躲到有遮蔽的安全地方,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,或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,都可以作为避雷场所。
2.不要骑自行车、摩托车或开拖拉机,不要把带金属的东西扛在肩上、不要撑带金属伞柄的雨伞,遇雷电时,不要在户外打电话。
3.避雨时,千万不能站在孤立的高楼、电杆、房角房檐、大树、高塔、广告牌下躲雨,不要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、车库、铁栅栏、金属晒衣绳、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。
4.在野外遇雷雨时,禁止在江边、湖里和河里游泳、划船、垂钓等,因为水的导电率很高,容易吸引雷电。不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,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。可以到低洼、干燥或背风的房层或山洞里躲避,但不能进入毛棚屋、岗亭等无防雷设施的低矮建筑物躲避。
5.雷雨时正在空旷的地方,应该双手抱膝蹲在地上,胸口紧贴膝盖,低头看地,因为头部最容易遭雷击。千万不要用手撑地,这样会扩大身体与地面接触的范围,增加遭雷击的危险。
6.驾驶车辆遇雷雨,不要将车停在空旷的空地、树下及高大的烟囱下或高地等处,否则容易引雷。其次,及时收回汽车天线,并切记关掉发动机引擎和收音机等设备。不要轻易下车,并关好车门车窗。

03户外遇到打雷,几个保命技巧
①保持蹲下姿势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,保持蹲下。当感到头发竖起,皮肤有刺疼感,这是雷电将至的信号,切不可没有信号后就随意站立。
越靠近地面,被雷击概率越低,但记住不要躺在地上。
②捂好耳朵用双手捂住耳朵或带上耳塞,保护听觉,可降低因雷暴落在身边的巨大响声造成的失聪。
③用绝缘体隔绝地面用绝缘体隔绝身体与地面,包括防潮垫,背包甚至枕头,这会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伤害,以此可用来阻挡地面的电流。
④双脚并拢减少身体与地面的接触点面积和距离,例如两脚并拢,可减少跨步电压伤害。如果电流真的进入了体内,这样做会形成回路,电流会在进入脚尖后由另一只脚尖流出,避免电流经过身体其它部分。

04雷电击伤如何快速处置
1.脱离险境。迅速将伤者转移到能避开雷电的安全地方是急救的第一步。
2.判断意识及呼吸。如果患者无知觉,抽筋,呼吸困难,但心脏还跳动,可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;如果患者心脏停止跳动,仅有呼吸,应立即给予人工胸外心脏按压;如果患者已呼吸脉搏停止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抢救生命。
步骤要领:以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为按压部位,垂直向下按压。胸外按压30次后开放气道,实行人工呼吸,吹气2次,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:2,如此交替进行直至复苏成功。      
3.如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,应马上让其躺下,扑灭身上的火,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,不能用油膏或不干净的敷料包敷,应用干净的敷料包扎。若伤者虽失去意识,但仍有呼吸和心跳,则应尽快送医院治疗。
4.雷击伤者被送往医院途中,要注意给伤者保温。若有狂躁不安、抽搐等症状时,要给予伤者镇静及头部冷敷。
5.如雷雨时室内遭电击,应立即切断电源,无法关断电源时,可以用木棒、竹杆等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。救援者千万不能用手去拉触电者。


内容来源于网络,由圭江在线综合整理

0

主题

73

回帖

38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38
发表于 2024-7-10 17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关注天气变化,出行注意安全!

194

主题

117

回帖

159

积分

活跃会员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59
发表于 2024-7-11 17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关注天气变化,出行注意安全!

0

主题

119

回帖

62

积分

普通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62
发表于 2024-7-17 10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关注天气变化,出行注意安全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圭江在线 圭江论坛 北流论坛 ( 桂ICP备12000230号-5 )

桂公网安备 45098102000001号

营业执照

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-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 Copyright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    All Rights Reserve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